一、基本情况
1.1学位授权点发展历史及内涵
亚洲bet356体育工程管理硕士学位点2019年由原“项目管理领域”(2011年获批)转设,并于2020年开始招生。在设立之时已历经8年建设实践,共培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余人,取得并积累了一定学位点建设经验。转设后,工程管理硕士学位点紧紧围绕学校服务于国家城镇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定位,瞄准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需求,依托我校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七大特色学科群,充分发挥学科在城市建设管理领域的特色与优势,设立了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项目投融资三个研究方向。
工程管理学科积极招引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在学科建设中形成了“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两个省部级高校创新团队。已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学术人才梯队。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形成了稳定合作机制,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搭建了良好国际交流平台。
1.2培养目标与学位标准
1.培养目标
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能力培养,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恪守学术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富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要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技术方法和现代管理手段,具备良好的思维、表达和组织能力,能够在城市建设及相关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2.学位标准
本学位点学位授予条件,按照《亚洲bet356体育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天城大政〔2021〕44号)执行。须符合: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在规定学习期限内,完成本人培养计划中全部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取得规定学分;
(三)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且通过论文答辩;
(四)本学院制定的学术成果要求
申请授予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术学位研究生需满足以下条件(1)至(7)之一。
(1)在本学院认定的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2)参加编写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单部著作2万字以上);
(3)主持并完成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4)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5)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并具有政府颁发的奖励证书(提供带本人署名的证书);
(6)参与完成并被省级及以上部门采纳且得到实施应用的对策研究报告、建言献策报告、调研报告等智库研究成果(提供带本人署名的证书或应用证明);
(7)参加“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获奖证书有本人署名;在上述三类比赛的省部级竞赛(即“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天津市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或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性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类国家级竞赛(以2017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为依据)中获奖,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三等奖第1名;
学术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智库成果第一单位须为亚洲bet356体育,硕士研究生本人应为第一完成人(或指导教师为第一完成人,硕士研究生为第二完成人;或研究生指导团队成员为第一完成人、研究生为第二完成人、团队负责人为通讯作者),学术成果均须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提供论文正式录用证明的视同为发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未满足本学位授予学术成果要求的,可正常毕业,但暂缓授予硕士学位。
二、基本条件
2.1培养特色
(1)工程项目管理:主要致力于城乡建设领域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与控制、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与数字化等研究。
(2)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围绕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研究绿色建筑相关制度、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完善、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相关理论与方法。
(3)工程项目投融资:致力于建设工程领域项目投融资决策、投融资模式比较与选择、投融资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2.2师资队伍
本学科师资队伍共44人,教授16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6人,45岁以下教师28人,硕士生导师20人。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如表1所示。
表1师资队伍年龄结构
年龄 |
35岁及以下 |
36-45岁 |
46-55岁 |
56岁以上 |
人数 |
8 |
20 |
13 |
3 |
占比 |
18.18% |
45.45% |
29.54% |
6.81% |
2.3科学研究
2022年,获批各类科研项目28项,项目总经费250.8万元。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其中全国教育规划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10项,项目合同经费31万元;承担横向委托课题14项,项目合同经费192.8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71篇,其中,SCI论文5篇,CSSCI和CSSD期刊论文16篇,报刊发文转载2篇;出版教材、译著与学术专著共4部。
2.4教学科研支撑
为研究生提供5间专用工作室,总面积356平方米,可同时满足189名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和学习。申请教授工作室12间用于研究生培养,总面积318平方米。
本学科共有2个省部级科学研究平台,分别为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天津市高校智库“城市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并入选CTTI智库。拥有3个科学研究相关学会,分别为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大城市委员会、天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专业委员会。
2.5奖助体系
亚洲bet356体育具有完备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制度,如照《亚洲bet356体育2020级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办法(暂行)》(天城大政〔2020〕13号)、《亚洲bet356体育2021级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审规定》(天城大政〔2020〕80号)、《亚洲bet356体育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审规定》的通知(天城大政〔2022〕23号)。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设立以下奖助政策:①国家奖学金,标准为20000元/生年;②国家助学金(100%全覆盖),标准为6000元/生年;③学业奖学金,对于2020级学生,一年级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奖学金分为两个等级,其中第一志愿考生或本科毕业于原985、211院校的考生获得一等奖学金,其他考生获得二等奖学金。奖励标准为:一等奖学金每人奖励8000元;二等奖学金每人奖励4000元。二、三年级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四个档次。奖励标准及比例为:一等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10000元,获奖比例为2%;二等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8000元,获奖比例为5%;三等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5000元,获奖比例为10%;四等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3000元,获奖比例为83%。对于2021级学生,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二、三年级,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硕士研究生二等奖学金每生每年3000元。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依据当年学校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工作通知确定评选比例。对于2022级学生,硕士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不分等次,奖励标准为3000元,获奖比例不低于50%,依据当年学校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工作通知确定评选比例。二、三年级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两个等次,奖励标准及比例为:一等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6000元,获奖比例为20%;二等奖学金每人每年奖励3000元,获奖比例为60%。
三、人才培养
3.1招生选拔
2022年,一志愿报考人数53人,调剂志愿报考人数0人,工程管理专业录取0人,报录比0%。虽然报考踊跃,但由于分数线较2021年有大幅提高,导致无上线合格生源。在调剂录取阶段,受报考资格(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限制,申请调剂考生人数仍为0。本年度未完成招生计划。
与此同时,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学位点招生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方案,并将其进一步细化。成立招生宣传小组,通过学校、学院网站、招生电话咨询和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招生宣传。
3.2思政教育
学院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思想引领为主线,凝聚团员青年,激发团员青年担当作为,开展“同心筑梦新征程,百舸争流新篇章”团日总答辩活动,评选出5个优秀团支部,引导新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依托“经心职引”就业坊,以学生党支部为主力开展“党建+就业”系列指导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等平台,依托就业坊就业服务小分队搜集招聘信息,持续推进“百地百企寻百岗,助力学子建百业”为主题的招聘速递。疫情期间,开设“携手并肩 同心抗疫”专栏,宣传报道我院师生投身天津疫情一线的先进事迹,展示志愿者风采,推送《向阳而生——来自学院学生的抗疫日记》,传递正能量。
3.3课程教学
依据学科特色,制定了目标明确、特色鲜明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定了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每门课程按照统一模式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材及参考书目等内容。学科开设公共必修课5门、专业必修课5门、公共选修课3门,专业选修课5门。在任课教师选用方面要求严格,所有研究生课程,特别是专业必修课,全部由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开课;同时积极开展同行教师互相听课、学院督导专家评课的方式促进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改进,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具有良好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学院积极推动硕士研究生课程内涵建设和教学改革,立足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鼓励任课教师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特点,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组织课程思政示范课公开课教学活动,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打造硕士研究生精品课程。陈洁教授《高级财务管理》1门课程获批2022年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
学院组织学科和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硕士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提升教材的思想性和前沿性,建设硕士研究生优质教材。落实学校“严把教材审核关”专项行动和开展“教材建设与管理督查交流”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完成每学期教材选用审批备案及教材教辅排查互查工作。严格执行“凡编必审”“凡选必审”的工作要求,做到审必到位、审必留痕,保证学院使用的全部教材、教辅不存在任何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的问题。
3.4导师指导
本学位点注重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指导教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求,学院持续加强指导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指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遴选导师过程中,把政治素质、立德树人作为首要条件,严格按照学校的指导教师遴选条件执行。
本学位点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执行,对研究生导师的选聘、培训、考核及指导教师职责均给出了明确的制度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3.4.1导师选聘
申请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坚持立德树人,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恪守学术道德;熟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富于创新精神;能够履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职责。
(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且学校聘期岗位考核合格。
(三)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有从事科研工作经验和稳定的研究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应具有较为丰富的工程背景或实践经验,在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中成绩突出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四)能够讲授所在学科(专业)1门及以上硕士研究生课程,或举办反映该学科(专业)当前发展水平的专题讲座;能指导硕士研究生进行专业外国语学习。指导中外合作办学及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英文沟通能力。
(五)原则上到规定退休年龄前至少能完整指导毕业一届硕士研究生。
申请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应具备的学术条件:
(一)学术成果
近三年在本专业领域学术成果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高水平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2)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
(3)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支持的全国美展作品;
(4)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国家级有获奖证书,省部级一等奖前五名、二等奖前三名、三等奖第一名。
学术论文、美展作品等成果均须申请者本人为第一完成人(含论文通讯作者)。
(二)项目及经费
科研项目及经费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主持在研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指导教师,主持在研本学科局级及以上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排名前3);科研项目均须有到校经费;
(2)主持在研横向科研项目,到校经费单项达30万元或年度累计50万元。
具有博士学位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须主持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或省部级重点(重大)科研项目。
申请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应具备的学术条件:
(一)学术成果
近三年在本专业领域学术成果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两项;申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指导教师,学术成果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本专业领域高水平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2)授权国家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3)出版学术专著(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国家级出版社)或译著(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限申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4)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支持的全国美展作品,或省部级及以上建筑设计获奖作品;
(5)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人批示的调研成果或咨政报告;
(6)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国家级有获奖证书,省部级一等奖前五名、二等奖前三名、三等奖第一名;
(7)参加编制国家行业标准或主编国家备案的团体标准。
学术论文、专利、调研及咨政报告、美展及设计作品等学术成果均须申请者本人为第一完成人(含论文通讯作者)。
(二)项目及经费
科研项目及经费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主持在研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申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指导教师,主持在研本学科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科研项目主持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有到校科研经费;
(2)主持在研横向科研项目,到校经费单项达30万元或年度累计50万元。
3.4.2导师培训与考核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应及时全面了解国家和学校发布施行的与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相关的各项制度;新遴选的指导教师原则上应经过一次由学校组织的以学习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为内容的培训。
每年对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重点考核指导教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的履职情况、研究生指导质量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学校对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每3年进行一次考核,主要考核指导教师的师德师风、立德树人、指导研究生等履职情况和学术业绩。
3.5实践教学
通过网络云平台组织学院全体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建设相关办法和学术不端行为典型案例专题学习,带动同学们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为同学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研竞赛活动,对在论文、专利、竞赛等方面表现突出者予以奖励,培养学生的科研竞赛能力。2022年度研究生参赛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22年研究生参赛情况一览表
竞赛名称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天津市海河杯 |
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综合应用与系统标准化提升项目(智慧交通平台与设施建设工程)施工 三等奖 |
孙浩然 |
实用新型专利 |
一种电气安装用具有限位机构的布线装置 |
孙浩然 |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互联网时代下的鲜萝销售平台 |
赵宇 |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e农e碳”农业碳汇信息查询平台 |
赵宇 |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非同“巡”常——智能建造安全巡检机器人的 先行者 |
赵宇 |
3.6学术交流
本学位点积极扩展对外学术交流,线上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举行学术报告,积极开拓研究生的国际视野。积极邀请国内本学科及行业内的专家开展线上学术讲座,增加研究生对本学科学术前沿和相关行业发展现状的认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线上学术会议。
3.7论文质量
本学位点所有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均需匿名评阅。其中,按不低于60%的比例抽取学生参加学校匿名评阅;学校匿名评阅外的其他学位(毕业)论文的匿名评阅事宜由学院统一安排。进一步细分压实指导教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责任,建立指导教师、评阅专家、答辩委员负面清单制度,把好学位论文质量关。本学位点本年度无毕业生。
3.8质量保证
按照学校分类制订的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和评阅规则,严格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和答辩环节管理,持续加强学位论文过程管理。按不同学科和专业类别合理制定学位授予条件,破除“唯论文”倾向。强化指导教师培养研究生质量保障主体责任,规范关键环节要求,落实研究生培养过程督导常态化,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规范性。
3.9学风建设
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学风教育,从学生入学开始通过举办一系列讲座并开设相关课程,明确学风教育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正确的学术行为。另外,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组织专家就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认定,视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程度,对当事人分别做出论文修改、延期答辩、取消答辩申请资格的处理。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取消其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资格:
(一)初检或复检的学位论文全文文字重合百分比(文字复制比)≥50%,经查实存在全文抄袭且情节严重的;
(二)经初检或复检后查实,学位论文核心部分及创新点明显抄袭他人成果的。
3.10管理服务
研究生管理方面强调研究生自我管理,由研究生自主成立了研究生会、研究生学硕党支部、专硕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专硕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等机构,为研究生提供各方面服务。同时为加强研究生的教育学习,学院配备了研究生教学秘书、辅导员等相关教师提供学习、生活、就业等全方位的服务。针对研究生各类奖学金评定,学院成立7-9人的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工作组,由学院相关负责人、研究生导师、行政人员组成,保证奖学金评定的公平公正公开。在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态度调查中,满意的学生达到94.3%;在学生食堂设施调查中,有81.3%的学生表示满意;在各类公共设施的管理情况调查中,有91.5%的学生表示满意;在目前学生工作和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调查中,勤工助学应该扩大受益面的比重达到了60%。
3.11就业发展
本学位点暂无毕业学生。
四、服务贡献
4.1科技进步
2022年,科技特派员数量6人,服务企业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服务企业有天津合众汇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小多科技有限公司、中创联(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南开太阳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和能人居科技(天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4.2经济发展
2022年,承担企业横向委托课题14项,项目合同经费192.8万元。服务范围涉及土木工程建筑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房地产业等,服务地区有北京、天津、河北等。向政府及其职能机构提交专题咨询报告20余项,其中《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在中共天津市委党务内刊《天津工作》发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助力天津碳达峰》被天津日报理论版报道。
4.3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继续围绕“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理念,聚焦校园文化建设,深化内涵式发展,持续打造“红色中国·传承有我”“红色故事青年说”“红色中国·礼赞丰碑”等网络文化宣传品牌,定期举办学术沙龙、科研茶话会、宿舍文化节、趣味运动会、红色宣讲等活动。
服务社会文化建设方面,李红星教授助力河北省2022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培训,开展了“人才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专题培训。
五、学位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设规划
5.1学位点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总体规模小。自正式招生以来,安排的招生计划相对较少,导致总体规模偏小。2022年,虽报考人员踊跃,但受分数线划线影响,无上线合格生源;因报考资格限制,招生调剂阶段仍无合格生源。
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研究生课程思政采用单纯的讲授方式,缺乏鼓励和引导研究生自主思考、自主精神培养。导致学生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不足。同时,缺乏有效的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管理机制和保障措施。
5.2学位点建设规划
积极争取招生计划,制定有效的招生政策,拓宽学校的招生渠道,以满足招生计划的需求。同时继续加强社会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不断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受众学生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及时发布重要的招生宣传动态,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对受众学生报考的引导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行业从业人员报考,鼓励具备职业资格相关专业学历、学位的人员报考。
立足学科特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国际视野和文化修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励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研究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增强综合素质。不断强化研究生实践基础和能力,提高实践创新能力。